除夕|团年•祭祖•守岁•驱傩
故乡读书会,关注故乡,关注心灵。
故乡读书会
◆ ◆ ◆
◆ ◆ ◆
余梦楼
◆ ◆
中华传统节日诗话
除夕|团年•祭祖•守岁•驱傩
——中华传统节日诗话19:除夕
文|李全修
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做“岁除”:“问之今日是何日,三百六旬当岁除。”(宋·王炎《除日出江上迓赵宪》)
“岁除”那一天的晚上叫做“岁除夜”。唐·罗隐《岁除夜》诗:“官历行将尽,村醪强自倾。厌寒思暖律(古代以时令合乐律,温暖的节候称“暖律”),畏老惜残更。”
“岁除夜”简称“除夜”。唐代许多诗人如杜审言、沈佺期、张说(yuè)、孟浩然、高适、元稹、白居易、姚合、方干、齐己、罗隐等都有诗吟咏“除夜”。如张说《岳州守岁》:“除夜清樽满,寒庭燎火多。舞衣连臂拂,醉坐合声歌。”
俗称“年夜”。唐缺名《辇下岁时记·灶灯》:“都人至年夜,请僧道看经,备酒果送神。”宋·朱敦儒《卜算子·除夕》:“江上见新年,年夜听春雨。有个人人领略春,粉淡红轻注。 深劝玉东西(谓酒),低唱黄金缕(词牌名)。捻底梅花总是愁,酒尽人归去。”
或称“大年夜”,以别于腊月二十四日“小年夜”。清·褚人获 《坚瓠续集·大尽小尽》:“宋人以腊月二十四日为小节夜,三十日为大节夜,今称小年夜,大年夜。”或称“大年三十夜”,宋·释昙华《偈颂六十首》其五十二:“大年三十夜,脚踏地,头顶天。”也称“腊月三十夜”,宋·释印肃《偈颂三十首》其二十九:“腊月三十夜,髑髅自相骂。阎老索饭钱,汝等怕不怕。”
从古到今最流行的称呼是“除夕”。“除夕”之称最早见于晋代周处的《风土记》:“至除夕达旦不眠,谓之守岁。”说明至迟晋代已有“除夕”之称。“除夕”原意是“岁除之夕”,专指岁除那天的夜间,后来也兼指日间,与“岁除”同义。
“岁除”“除夕”之“除”原是“逐除”之意。《吕氏春秋·季冬纪》注:“前岁一日,击鼓驱疫疠之鬼,谓之逐除,亦曰傩。”除夕燃放爆竹,其原始意义就是以爆裂的巨大响声恐吓、驱逐疫疠之鬼。后来,“除”多表达去除之意,表示旧岁到这一天而除,即将进入新的一年。除夕正是新年旧年之交、除旧布新之时。王安石的《除日》一诗最能表达此意: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
“今朝年尾,明日年头,年年年尾接年头”,除夕是一年中最后的一个节日,与元日共同构成俗称的“过年”,二者自古以来是所有节日中最受重视的一组节日,形成了许多反映民族心理、民族文化的古老习俗,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除夕有哪些风俗?先看两段记载。
一段是吴自牧《梦粱录》所载南宋临安民间除夕风俗:
十二月尽,俗云月穷岁尽之日,谓之除夜。士庶家不论大小家,俱洒扫门闾,去尘秽,净庭户,换门神,挂钟馗,钉桃符,贴春牌,祭祀祖宗。入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,以祈新岁之安。
一段是清代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·除夕》所记清代京师民间除夕风俗:
京师谓除夕为三十晚上。……世胄之家,致祭宗祠,悬挂影像。黄昏之后,合家团坐以度岁。酒浆罗列,灯烛辉煌,妇女儿童皆掷骰斗叶(一种纸牌)以为乐。及亥子之际,天光愈黑,鞭炮益繁,列案焚香,接神下界。和衣少卧,已至来朝,旭日当窗,爆竹在耳,家人叩贺,喜气盈庭。转瞬之间,又逢新岁矣。
根据上引两条及其他一些古籍记载,古代除夕民间风俗主要有除尘洗涤、贴年红、祭祖、吃年饭、守岁、打如愿打灰堆、卖痴呆、镜听等。所有这些风俗都含有除旧布新,去故纳新,趋吉避凶,欢庆新年,迎春接福,为新的一年祈福的意思,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。
除尘洗涤
除夕为迎接新年做的第一件准备工作是除尘与洗涤。
除尘就是大扫除,就是《梦粱录》所说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,俱洒扫门闾,去尘秽,净庭户”。大扫除,在楚地民间叫做“打扬尘”,是从过小年开始直到除夕都在进行的、对家里上上下下、里里外外、角角落落进行的彻底的清扫。
洗涤是清洗过年要用到的家具器皿,如迎神、敬祖的香案,吃年饭的桌凳、杯盘碗碟……
除尘、洗涤体现的是除旧布新。经过除尘洗涤,整个家庭干干净净,面貌焕然一新。一家大人小孩再换上一身新衣裳,就更加营造出了喜气洋洋过大年的浓厚气氛。
贴年红
在经过除尘洗涤之后,就开始“贴年红”。“贴年红”是贴春联、门神、年画、福字、窗花……的统称,因为都是用大红纸书写,所以称为贴年红。红色把年味烘托得更加热烈。
这一风俗在《梦粱录》中记载为“换门神,挂钟馗,钉桃符,贴春牌”。
在清代仍大同小异。《燕京岁时记》记载:“春联者,即桃符也。自入腊以后,即有文人墨客,在市肆檐下,书写春联,以图润笔。祭灶之后,则渐次粘挂,千门万户,焕然一新。或用朱笺,或用红纸,惟内廷及宗室王公等例用白纸,缘以红边蓝边,非宗室者不得擅用。”又载:“门神皆甲胄执戈,悬弧佩剑,或谓为神荼(shēnshū)、郁垒(yùlǜ),或谓为秦琼、敬德,其实皆非也。但谓之门神可矣。夫门为五祀之首,并非邪神,都人神之而不祀之,失其旨矣。”又云:“挂千者,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,长尺有咫,粘之门前,与桃符相辉映。其上有八仙人物者,乃佛前所悬也。是物民户多用之,世家大族鲜用之者。其黄纸长三寸,红纸长寸余者,曰小挂千,乃市肆所用也。”
桃符原来是以两块长约七八寸、宽一寸余的桃木做成,上书除祸降福的吉利话,钉于大门两侧,以辟邪驱鬼。南北朝以前改在左右两块桃木板上绘上神荼、郁垒的画像,称为门神。唐代以后,改以唐代开国将军秦琼、尉迟恭画像为门神。宋代也有以钟馗为门神的。至明,则“画门神为将军朝官诸式,复加爵鹿蝠蟢宝马瓶鞍诸状,皆取美名,以迎祥祉”(明·冯应京《月令广义》),“爵鹿蝠蟢宝马瓶鞍”取其谐音,双关“爵禄福喜平安”。五代时,后蜀宫殿里开始在桃符上题写联语,由此逐渐演变为春联。(参看《中华传统节日诗话·元日》)
清·永珹《桃符》一诗对桃符、门神的演变过程做了描述:
东海神山有神树,神荼郁垒为其主。阅领众鬼辄执之,持饲千年白额虎。祓除不祥信有徵,轩辕法象非无取。爰从度索(一作度朔,传说中山名)伐桃枝,削版成符制度古。(以上传说见汉代王充的《论衡·订鬼》所引《山海经》)寸长则六方则三,如法书文色配五。或描苇叶象蕃鲜(茂盛而鲜明),或绘人形振威怒。锡名仙木祝长生,岁杪(年末)纷纷家著(zhuó)户。后来图画失真意,直作门神忘初祖。冠裳介胄(铠甲头盔)总矜严,两两成行备文武。魑魅争先不敢窥,静镇双扉劳御侮。绿章(即青词。旧时道士祭天时所写的奏章表文,用硃笔写在青藤纸上,故名)愿奏策勋(记功勋于策书之上)词,户牖侯封应及汝。纵能金印肘后垂,生面(如生的形象)凌烟(凌烟阁,古代图画功臣形象的地方)常快睹。退归拟学笑东坡,何惜扫门羞哙伍(羞与樊哙为伍)。年年迁次(依次升迁)让新官,名位依然守铨叙。所嗟古制复已难,云掩绥山(用仙人葛由典故)不知处。
由宋至清,历代诗人都有表现除夕写、贴桃符、门神、春联的作品,如:
门大要容千驷入,堂深不觉百男欢。(宋·苏轼《岁除题王文甫家桃符》)
枥马喧新集,桃符换旧书。(宋·王十朋《除日》)
天子未知工草赋,邻人或倩写桃符。(宋·王迈《除夕》)
松煤染兔颖,秉烛题桃符;登梯挂锺馗,祭灶分其余。(陆游《辛酉除夕》)
灶巷扫除循祀典,州司奔走送门神。(明·董纪《壬戌岁除》)
还将墨汁,自写春联帖。(明末清初·董以宁《霜天晓角·辛卯除夜》)
岁底桃符换,家家为写真。侯疑封户牖,荣比上麒麟。(清·岳钟琪《和玉千山人咏门神韵》)
除贴门神、春联之外,还要“贴春牌”,张贴各种书写在红纸上的吉祥语、祈福语及图画。直到1949年前后,除夕时一般人家都要在堂屋正中墙上贴上新写的“天地君亲师位”中堂和堂联,在堂屋楹柱或墙壁上贴大约长尺馀的红纸条幅“对我生财”“百无禁忌”“童言无忌”“姜太公在此”,在各个房间门上贴斗方“福”字,在重要家具器皿上贴上用红纸书写的吉利文字或剪的双喜红字,在门外贴“出行大吉”,在猪圈贴“六畜兴旺”,在鸡笼贴“鸡鸭成群”……
孤悬海上的台湾也流行这种风俗。清末台湾宜兰士人庄及锋《除夕竹枝词》五首其四写道:
户外红联簇簇新,油缸米甕贴迎春。冰糖蜜枣皆齐备,明早开门可敬宾。
所作按语云:“红联,卽红纸对联,乃桃符遗緖。又以四方红纸单写“春”字,遍贴油缸米甕器具之上,谓之‘迎春’。”
祭祖
中国自古就有慎终追远的传统,在许多重要时刻都会祭祀祖先。除夕、清明、重阳、中元是中国四大祭祖的节日。在辞旧迎新之际祭祖,是为了表达对祖先的缅怀,表示不忘根本,也是为了祈求祖先保佑新的一年平安。
明代刘侗、于奕正《帝京景物略》卷二《春场》对明代除夕祭祖的仪式有较具体的记载:“悬先亡影像,祀以狮仙斗糖,麻花馓枝,染无色苇架竹罩陈之,家长幼毕拜,已,各自拜,曰辞岁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五十三回十分详细地描述了“宁国府除夕祭宗祠”的仪式与排场,再现了清代初期上层贵族大家族除夕宗祠祭祖的细节:
然后引入宗祠.……只见贾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:贾敬主祭,贾赦陪祭,贾珍献爵,贾琏贾琮献帛,宝玉捧香,贾菖贾菱展拜毯,守焚池.青衣乐奏,三献爵,拜兴毕,焚帛奠酒,礼毕,乐止,退出.众人围随着贾母至正堂上,影前锦幔高挂,彩屏张护,香烛辉煌.上面正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,皆是披蟒腰玉;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.贾荇贾芷等从内仪门挨次列站,直到正堂廊下.槛外方是贾敬贾赦,槛内是各女眷.众家人小厮皆在仪门之外.每一道菜至,传至仪门,贾荇贾芷等便接了,按次传至阶上贾敬手中.贾蓉系长房长孙,独他随女眷在槛内.每贾敬捧菜至,传于贾蓉,贾蓉便传于他妻子,又传于凤姐尤氏诸人,直传至供桌前,方传于王夫人.王夫人传于贾母,贾母方捧放在桌上.邢夫人在供桌之西,东向立,同贾母供放.直至将菜饭汤点酒茶传完,贾蓉方退出下阶,归入贾芹阶位之首.凡从文旁之名者,贾敬为首,下则从玉者,贾珍为首,再下从草头者,贾蓉为首,左昭右穆,男东女西,俟贾母拈香下拜,众人方一齐跪下,将五间大厅,三间抱厦,内外廊檐,阶上阶下两丹墀内,花团锦簇,塞的无一隙空地.鸦雀无闻,只听铿锵叮当,金铃玉ぐ微微摇曳之声,并起跪靴履飒沓之响.一时礼毕
在民间平民之家,除夕祭祖是在小家庭中进行的,由家长主祭,称为“家祭”。此俗至解放初期尚存。在我童年时,每年吃年饭前都要先祭祖。祭祖前的准备是:在祖宗牌位前摆好几袋香;在两个铜烛台上插好两支大红烛;在香炉前摆着一排叩着饭的小酒盅,饭上插一个红枣或彩色纸花;香案前的供桌上摆上一个食案,里面放着敬献给祖先享用的“三牲”——一个猪首(在猪首的后部穿上一条猪尾巴,表示是一整头猪),一条鲤鱼,一只鸡,三牲上面都贴着用红纸剪的双喜字;在“长明灯”的灯盏里添满菜油,换上新的灯草;在香案前的地上摆好拜垫。开始祭祖,由父亲主祭。父亲洗漱干净,身着长袍,穿戴整齐。先关上大门,然后举行祭祖仪式。在一片静默中,父亲庄重地点烛,燃香,烧纸,鸣鞭,行三拜九叩大礼。接着一家人按长幼次序,对着祖宗牌位跪拜如仪。祭祖的时间大约有半小时,充满着庄重肃穆之感。
在古代诗歌中,对这种除夕“家祭”也留下了痕迹:
井灶萧条岁又残,呼童扫地具杯盘。村舂堪笑生涯俭,家祭方知拜起难。衲坏蒙头寒自若,烛烧见跋夜将阑。卧闻傩鼓鼕鼕过,不与诸孙作伴看。(宋·刘克庄《乙卯岁除》)
万方多难日,今夕倍凄然。家祭存残腊,人心有旧年。养疴贪睡早,移烛得春先。幼女分梨栗,吾衰祝汝贤。(近代·俞明震《甲寅除夕时久病初起》)
吃年饭
吃年饭是除夕风俗中的一项重要节目。年饭又叫“年夜饭”,因为是阖家老小在一起团聚,又叫“团年饭”“团圆饭”“合家欢”。年饭既是一年中最后的一顿饭,也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一顿饭。即使贫穷人家,一年之中节衣缩食,也要尽量把年饭办得比平日丰盛。
吃年饭的最早记载出自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岁暮家家具肴蔌,谓宿岁(犹守岁)之储,以迎新年,相聚酣饮。”这可看做“年饭”的滥觞。
富察敦崇所著《燕京岁时记》中首次出现“年饭”一语:“ 年饭用金银米为之,上插松柏枝,缀以金钱、枣、栗、龙眼、香枝,破五之后方始去之。”不过此处“年饭”是指祭祖所供饭食。
义同于今天“年饭”的“年夜饭”最早出现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顾禄所著《清嘉录》中:“除夜,家庭举宴,长幼咸集,多作吉利语,名曰年夜饭,俗呼合家欢。”吃年饭时,一家人按长幼次序围桌而坐。席间,长辈会用亲切的语言对晚辈加以祝福,说一些简短的“新年寄语”;各地吃年饭时还有许多规矩许多禁忌……这种风俗一直沿袭到解放初,仪式感重于吃喝,温馨而庄重,不像现在只剩下了热闹与饕餮的快感。
古代有些竹枝词反映了年饭的风俗,如清末台湾宜兰士人庄及锋《除夕竹枝词》五首其一:
全家餐叙乐围炉,芥韮葱芹上等蔬。碗饭必须留一半,锦鳞禁箸兆盈余。
其按语云:芥,取其体长,谓之“长年菜”;韮,取义“久”,谓之“平安菜”;葱,取义“聪”,谓可增聪慧;芹,取义“根”,谓可生根也。年夜饭备鱼而不能下箸,意取“有馀(鱼)”。
又如周宗泰《姑苏竹枝词》:
妻孥一室话团圞,鱼肉瓜茄杂果盘。下箸频教听谶话,家家家里合家欢。
守岁
祭过祖、吃过年饭之后,天已黑,就进入守岁了。守岁的记载,最早见于晋·周处《风土记》:“至除夕达旦不眠,谓之守岁。”可知守岁风俗的形成不会晚于晋代。
南朝梁·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有“守岁酣饮,送旧迎新”的记载,说明守岁有惜阴之意,表示要与一年的最后时刻厮守在一起,对将要离去的一年含有依依难舍、无限留恋之情;同时表示要亲自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,对新的一年满怀美好的憧憬。
最早以守岁为题的诗是南朝·梁·徐君倩的《共内人夜坐守岁》:“欢多情未极,赏至莫停杯。酒中喜桃子,粽里觅杨梅。帘开风入帐,烛尽炭成灰。勿疑鬓钗重,为待晓光催。”
守岁是除夕各项活动中时间最长内容最为丰富的一项。吃完年饭,烧起岁火,一家人围着炉火而坐,就进入了守岁。守岁的时间是彻夜达旦,守岁的内容包括点岁火、照虚耗、叩拜尊长、散发压岁钱、接灶、燃放爆竹驱傩、饮屠苏酒等。
点岁火
“三十夜的火,元宵夜的灯”。烧火盆或火堆或火塘或火炉,或一般农家烧枯树蔸,是守岁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布景和道具。烧火一方面是为了守岁围炉闲话时取暖,更重要的是取其温暖、光明、兴旺、发达等象征意义,以求吉祥。明·刘侗、于奕正《帝京景物略·春场》云:“(除夕)夜以松柏枝杂柴燎院中,曰烧松盆,熰岁也。” 反映这一风俗的古诗如:
腊月今知晦,流年此夕除。拾樵供岁火,帖牖作春书。(唐·张子容《除日》)
井贮屠苏药,庭辉榾柮(gǔ duò,树蔸)柴。(宋·叶茵《次守岁韵》)
绝怜榾柮通红火,不与吾儿共地炉。(宋·刘克庄《甲寅岁除》)
未厌夜寒烧榾柮,已贪晓色进屠苏。(宋·李石《除夕》)
帝城团鼓迎年急,邻院松盆熰岁明。(明·丘瑜《长安除夕》)
邻墙儿女亦无睡,岁火天灯喧五更。(明·杨慎《甲午临安除岁》)
围炉倾柏酒,烧烛待东风。(明·谢晋《除夕》)
熰喜松明快,催嫌爆竹迟。何如陈酒脯,酬我一年诗。(清·李光庭《辞岁》)
萧疏白发不盈颠,守岁围炉竟废眠。(清·孔尚任《甲午元旦》)
家宴喧儿女,门符阅古今。围炉闲守岁,莫负酒杯深!(清·丘逢甲《己亥除夕》)
守岁并非枯坐,硬熬着坐等新年的到来。守岁是快乐的,大家围炉叙话,有食有饮,或琴或歌,充满着节日的欢乐。如下列唐、宋诗词所写:
季冬除夜接新年,帝子王孙捧御筵。宫阙星河低拂树,殿廷灯烛上薰天。弹弦奏节梅风(早春的风)入,对局探钩柏酒传。欲向正元歌万寿,暂留欢赏寄春前。(唐·杜审言《守岁侍宴应制》)
畴昔通家好,相知无间然。续明催画烛,守岁接长筵。旧曲梅花唱,新正柏酒传。客行随处乐,不见度年年。(唐·孟浩然《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》)
守岁阿戎家,椒盘已颂花。盍簪(谓群朋合聚而急来)喧枥马,列炬散林鸦。四十明朝过,飞腾暮景斜。谁能更拘束,烂醉是生涯。(杜甫《杜位宅守岁》)
雪消春浅。听爆竹送穷,椒花待旦,系马合簪,鸣鸦列炬,几处玳筵开宴。介我百千眉寿,齐捧玉壶金盏。最奇绝,是小桃新坼,争妍粉面。 女伴。频告语,守岁通宵,莫放笙歌散。酒晕朝霞,寒欺重翠,却忆凤屏香暖。笑拂满身花影,遥指珠帘深院。待到了,道一声稳睡,明年相见。(宋·史浩《喜迁莺·守岁》)
团圞小酌醺醺醉。厮挨著、没人肯睡。呼卢直到五更头,便铺了妆台梳洗。 庭前鼓吹喧人耳。蓦忽地、又添一岁。休嫌不足少年时,有多少、老如我底。(宋·章谦亨《步蟾宫·守岁》)
守岁也含有惜时之意,所以有些守岁诗抒发了时光易逝的感叹。如:
欲知垂尽岁,有似赴壑蛇。修鳞半已没,去意谁能遮?况欲系其尾,虽勤知奈何。儿童强不睡,相守夜欢华。晨鸡且勿唱,更鼓畏添挝。坐久灯烬落,起看北斗斜。明年岂无年?心事恐蹉跎。努力尽今夕,少年犹可夸。(苏轼《守岁》)
相邀守岁阿咸(三国魏阮籍侄阮咸 ,有才名,后因称侄为“阿咸”)家,蜡炬传红映碧纱;三十六旬都浪过,偏从此夜惜年华。(席振起《守岁》)
照虚耗
照虚耗是守岁的又一个节目。除夕要在所有房间点上“长明灯”,特别是要点灯照床下,以驱除秽邪鬼怪,谓之“照虚耗”。《东京梦华录》云:“夜於牀底点灯,谓之‘照虚耗’。”明·田汝成 《西湖游览志馀·熙朝乐事》:“除夕……燃灯牀下,谓之照虚耗。”唐·慧琳《一切经音义》卷七五:“虚耗,鬼也。《异苑》曰:‘虚耗鬼所至之处,令人损失财物,库藏空竭。’”照虚耗可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,与驱傩意义相近。反映这种风俗的诗词如:
虚耗都教退。交年换新岁。长保身荣贵。愿与儿孙、尽老今生,祝寿遐昌,年年共同守岁。(宋·晁补之:失调名)
三径萧条两鬓皤,尊开柏叶老颜酡。驱除虚耗何须尽,货买痴呆莫厌多。却笑儿童争媚灶,欲呼乡里共迎傩。焚香细祝神荼辈,为护蓬蒿旧雀罗。(明·张萱《辛亥守岁》)
新韶明日逐人来,迁客何时结伴回?空有灯光照虚耗,竟无神诀卖痴呆。(清·林则徐《伊江除夕书怀四首》其二)
叩拜尊长与压岁钱
在即将辞别旧岁的时刻,晚辈要给尊长行礼叩拜,表示辞岁;尊长则要赏赐晚辈压岁钱(也有晚辈给老人奉上压岁钱的),这也是守岁大戏不可缺少的一段情节。清·敦崇《燕京岁时记事·压岁钱》:“以彩绳穿钱,编作龙形,置于床脚,谓之压岁钱。尊长之赐小儿者,亦谓之压岁钱。”《清嘉录·压岁盘、压岁钱、压岁果子》:“长幼度岁互以糕果朱提(朱提,古地名,盛产银,此处代指银)相赉献,谓之压岁盘。长者贻小儿以朱绳缀百钱,谓之压岁钱。置橘荔诸果于枕畔,谓之压岁果子。元旦睡觉时食之,取谶于吉利为新年休咎。”
一般认为,压岁钱之俗可能源于汉代的厌胜钱。“厌”念yā,是镇压、制服的意思,“厌胜”即厌而胜之。厌胜钱又叫压胜钱、押胜钱。厌胜钱形似铸币,是一种供小孩佩带辟邪的饰物,正面铸有“千秋万岁”、“天下太平”、“去殃除凶”等吉祥语;背面铸有各种图案,如龙凤、龟蛇、双鱼、斗剑、星斗等。旧俗认为佩戴它可以压伏邪魅。
压胜钱后来逐渐演变为“压岁钱”,成为除夕夜一项习俗。压岁钱对小孩来讲是“压祟钱”,意思是压住妖邪;对老人来讲则是“压岁钱”,意思是不让他们再增长岁数,因而长寿。写压岁钱的诗如:
岁除灯火夜纷哗,湖海归来两鬓华。旧日题诗何逊宅,今年守岁阿戎家。梅花与我老来壮,椒颂惊人兴自赊。罗拜诸孙如竹立,笙歌簇拥醉流霞。(明·李胜原《壬午至家除夕作》)
华盖芙蓉翠倚天,高堂彩服忆长年。家人共守迎春酒,童稚争分压岁钱。(元·吴当《除夕有感》其二)
百十钱穿彩线长,分来角枕自收藏,商量爆竹饧箫价,添得娇儿一夜忙。(清·吴曼云《压岁钱》)
饭后均分压岁钱,明朝各有新衣穿。阿公阿妈红包大,干赚无赔不拜年。(清·庄及锋《除夕竹枝词》五首其二)(原按语:晚辈须叩头拜年,始有“压年钱”,长辈则否,故谓之干赚无赔。)
汉腊隆年祭,无嫌跪起迟。岂能劳益健,聊藉礼扶衰。压祟钱堆枕,迎神灶满饴。拜多从脱膝,真是羡儿时。(清末·陈曾寿《辛巳除夕》)
清人林占梅《乙丑除夕团圆歌》一诗,备述除夕全家团圆、叩贺尊长、分发压岁钱等习俗,历历如绘,十分温馨,读后有一种亲历其境之感:
……内室谒慈帏(自注:庶母陈太恭人),致词颂安吉。慈帏双眼枯,阿谁不能悉。举家叩贺来,逐一名字叱。荆人复贺予,肃然见妇德。犹子女与儿,再拜立盈侧。分与压岁钱,并戒毋荡佚。阿期年差长(自注:长男名祖期),垂侍状笃实。牛儿襁褓中(自注:次男小名土牛),啜乳无休息。以手鸣呜之,带笑睡甜黑。花儿学步趋(自注:女小名探花),攀援绕我膝。赋性颇聪颖,青睛如点漆。见予著宫袍,掀玩呼唧唧。不独羡他人,兼且夸己饰。满堂百十人,一一咸能识。戏弟唤爷娘,喧腾不停刻。老牛舐犊怀,岂予独见惑。团饮坐围炉,宴酣弛酒律。羯鼓动摧花,觞政如鬼蜮。赌谜并猜枚,各炫所长力。上者给朱提(银子),次者分笔墨。胜者足矜夸,负者亦悚恧(nǚ)。男爵背《少仪》,女使诵《内则》。啾嘈杂火爆,轰雷来莫测。耄者犹未闻,怯者两耳塞。大仆方逞能,小婢多逃匿。一堂哄笑声,四座欣悦色。和睦家之肥,何暇论饮食。人生重团圆,半世求不得。兹夜骨肉亲,其馀焉敢必。大笑视荆人,此乐可云极。
《红楼梦》五十三回更对这一风俗进行了艺术的再现:
众人围随同至贾母正室之中,亦是锦裀绣屏焕然一新。当地火盆内焚着松柏香,百合草。贾母归了坐,老嬷嬷来回:“老太太们来行礼。”贾母忙又起身要迎,只见两三个老妯娌已进来了。大家挽手,笑了一回,让了一回。吃茶去后,贾母只送至内仪门便回来,归正坐。贾敬贾赦等领诸子弟进来。贾母笑道:“一年价难为你们,不行礼罢。”一面说着,一面男一起,女一起,一起一起俱行过了礼。左右两旁设下交椅,然后又按长幼挨次归坐受礼。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,散押岁钱,荷包,金银锞(kè,小块金银锭),摆上合欢宴来。男东女西归坐,献屠苏酒,合欢汤,吉祥果,如意糕毕,贾母起身进内间更衣,众人方各散出。
接灶
“接灶”是迎接灶神的意思,又叫“迎灶”,是除夕守岁的节目之一。传说灶神于腊月二十四上天向上帝报告主人一家善恶后,又于除夕(也有说在元旦)再返回主家,于是举行隆重仪式加以迎接。清·顾禄《清嘉录·十二月·接灶》:“安灶神马于灶陉之龛,祭以酒果糕饵,谓之接灶。谓自念(同廿)四夜上天,至是始下降也……”下面的诗词就反映了这一风俗:
接得灶神天未晓,爆仗声喧,催要开门早。新画钟馗先挂了,大红春帖销金好。 苍术堆炉香气绕,黄纸神牌,上写天尊号。烧过纸灰都不扫,日斜人醉和衣倒。(明·沈宣《蝶恋花·元旦》)
岁除当此夜,洒扫事匆匆。井上皆封草,门前尽画弓。祠堂神影挂,客座佛筵崇。撒豆祈儿疾,存炊忌釜空。辟瘟烧术暖,承俗燎柴红。启箧新衣振,除尘旧室攻。买饧迎灶帝,酌水祀床公。春帖题乡究,年书诵学童。插笾皆柏叶,戏火有梨筒。残历收年尽,深缸洗腊终。市阛骄物贵,邻里馈糕通。未识他州节,于斯异与同。(明·杨循吉《除夜杂咏》)
云程七日返霓旌。除夕欢迎。遥知碧落凌霄殿,是明朝、定免朝正。与奥何须云媚,祭神如在惟诚。 东厨司命秉权衡。应顺舆情。灶边悄悄听金镜,道人间、群望销兵。数点梅花天意,千家爆竹春声。(清末近现代初·潘榕《风入松·除夕迎灶》)
腊尽远还乡,亲朋情话长。深杯嫌日短,缓步看人忙。纸马家迎灶,泥牛邻筑墙。乞儿歌竹版,细雨立昏黄。(近代·洪存恕《岁暮还家杂诗》
燃放爆竹、驱傩
本文开头已经说过,除夕之“除”,原意是逐除,即驱逐疫疠之鬼,因此燃放爆竹、驱傩是守岁之俗中必有之义。燃放爆竹的原始意义就是以爆裂的巨大响声恐吓、驱逐疫疠之鬼,所以燃放爆竹与驱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:“荼垒安扉,灵馗挂户,神傩烈竹轰雷”(宋·胡浩然《除夕》),“驱傩吓鬼。爆火熏天漫儿戏”(宋·史浩《感皇恩·除夜》),“驱傩爆竹,软饧酥豆,通宵不睡”(宋·孙惟信《水龙吟·除夕》),“儿童烧竹翻嫌俗,闾巷驱傩谩叹渠”(明·江源《除夕联句》)。
宋代晁补之失调词云:“五更催驱傩,爆竹起。”元末明初·陶宗仪《除夜次韵》云:“驱傩队列籸(shēn)盆艳(《月令通考》:“除日送旧神,焚松柴,谓之籸盆。”),爆竹声扬玉漏清。……徘徊不觉东方白,箫鼓喧阗到处鸣。”这些诗句说明,燃放爆竹与驱傩应该是在旧年与新年之交。后来燃放爆竹渐失逐除之意,只剩下了热热闹闹欢庆的意思,因此除夕将尽时燃放爆竹就只用于表示热烈欢迎新年的到来,如清末台湾宜兰士人庄及锋《除夕竹枝词》五首其五所写:
爆仗通宵响不停,纸灰硝气满中庭。迎新去旧家家喜,更喜财神与寿星。
饮屠苏酒
饮屠苏酒是守岁的最后一项节目。宋·高承《事物纪原》:“除夕守岁,饮屠苏酒乃是惯例。”屠苏亦作酴酥、屠酥。屠苏,药名,与肉桂、山椒、白术、桔梗、防风等调酒曰“屠苏酒”。《荆楚岁时记》载饮酒的规矩说:“于是长幼悉正衣冠,以次拜贺……进屠苏酒……凡饮酒次第,从小起。”这是因为年少者得岁,故贺之;年老者失岁,故罚之。古代反映这一风俗的诗如:
不觉老将春共至,手把屠苏让少年。(唐·顾况《岁日作》)
但把穷愁博长健,不辞最后饮屠苏。(宋·苏轼《除夜野宿常州城外》)
年年最后饮屠苏,不觉年来七十余。(宋·苏辙《除日》)”
可是今年老也无?儿孙次第饮屠苏。一门骨肉知多少?日出高时到老夫。(宋·郑望之《除夕》)
饮屠苏酒的具体时间是在燃放爆竹之后、元日将晓未晓之时,所以饮屠苏酒主要是除夕风俗,当然也可以看做元日风俗(参看《中华传统节日诗话·元日》):
一夜四乘倾凿落( 以镌镂金银为饰的酒盏),五更三点把屠苏。(唐·雍陶《詶李绀岁除送酒》)
爆竹惊今夕,屠苏荐诘朝。(宋·邓深《除夕把酒》)
屠苏卯酒红生晕,细菜辛盘翠作堆。(宋·艾性夫《除日立春》)
坐听爆竹浑无寐。明朝末后饮屠苏。(宋·李处全《玉楼纯·守岁》)
手把屠苏揩睡眼,灯前吟足隔年诗”(宋·周密《元日口号》)
除夕风俗除了上述种种,有些地区还有“打如愿”“卖痴呆”“镜听”等风俗。
打如愿
宋代除夕有“打如愿”“打灰堆”之俗。神话传说,彭泽湖之神青洪君有婢女名叫如愿,庐陵欧明见青洪君,求得携归,此后凡有所愿,都能实现,因此而致富。又,吴中风俗,除夕于夜将晓、鸡鸣以前,持杖击粪壤(垃圾),祝告祈福,名为“打如愿”,又叫“打灰堆”。宋·范成大《腊月村田乐府》诗序云:“除夕将晓,鸡且鸣,婢获(奴婢)持杖粪壤致词,以祈利市,谓之‘打灰堆’。此本彭蠡(即鄱阳湖)青洪君庙中如愿故事,惟吴下至今不废。”其《打灰堆》诗云:
除夜将阑晓星烂,粪扫堆头打如愿。杖敲灰起飞扑篱,不嫌灰涴新节衣。老媪当前再三祝,只要我家长富足。轻舟作商重船归,大牸(zì,雌牛)引犊鸡哺儿。野茧可缫麦两岐(一麦两穗。旧时以为祥瑞,以兆丰年),短衲换著长衫衣。当年婢子(指如愿)挽不住,有耳犹能闻我语。但如我愿不汝呼,一任汝归彭蠡湖。
宋以后的诗歌,对这一风俗多有反映,如:
莫向除薪觅如愿,且凭爆竹走山魈。(宋·赵蕃《元日寄成父四首》其二)
不用鞭灰觅如愿,客囊剩有酒家钱。(元末明初·顾瑛《次韵癸卯除夕》)
懒携筇杖寻如愿,聊剔灯花诵逐贫。(清·冯舒《。丙戌除夜是夕立春》)
卖痴呆
宋代吴地又有“卖痴呆”之俗。范成大《腊月村田乐府》诗序云:“分岁罢, 小儿绕街呼叫云:‘卖汝痴!卖汝呆!’世传吴人多呆,故儿辈讳之,欲贾(gǔ)其余,益可笑。”其《卖痴呆词》云:
除夕更阑人不睡,厌禳(yā ráng,以巫术祈祷鬼神除灾降福)钝滞(迟钝呆滞)迎新岁。小儿呼叫走长街,云游痴呆召人买。二物于人谁独无?就中吴侬仍有馀。巷南巷北买不得,相逢大笑相揶揄。栎翁(用《庄子》“散木”之典,自嘲无用之材)块坐(独坐)重帘下,独要买添令问价。儿云翁买不须钱,奉赊痴呆千百年。
元代亦有此习。元·高德基《平江记事》云:“吴人自相呼为呆子,又谓之苏州呆。每岁除夕,群儿绕街呼叫云:‘卖痴呆,千贯卖汝痴,万贯卖汝呆,见卖尽多送,要赊随我来。’”
宋以后诗歌也多有表现此俗者,如:
粥分口数顾长健,不卖痴呆侬自当。爇火照天田蚕好,打灰如愿从所祷。(宋·张侃《田家岁晚》)
东村儿童夜秉烛,小除大除忙鹿鹿(忙碌)。牵衣绕膝索金钱,得钱欢喜无钱哭。朝来分队趁市去,卖去痴呆买爆竹。满袖携来笑不休,相呼相唤还相逐。一声霹雳送穷神,木客山魈走回禄(火神)。白发老僧双耳聋,渊默雷声契幽独。出门笑问里中儿,若个旁观若当局。(明·成鹫《爆竹行》)
瞒却惺惺去卖痴,呆儿真是养家儿。到头打合无牙侩,空手归来告诉谁。
东卖呆兮西卖痴,卖痴即是卖呆儿。卖来卖去无人买,我不担当与阿谁。
空卖呆儿又卖痴,拦街都是要乖儿。通身一具痴呆骨,抖擞将他换与谁。
初自谁边错买痴,被渠乖者赚呆儿。苏州城里人如海,难悔还他认得谁。
(明·屠滽《次韵天台陈勉卖痴呆四绝》)
欲卖痴呆逐众行,岩翁虽老未忘情。低回枕上青春梦,喧寂城头画角声。廿载今宵多作客,万方几处不遭兵?扁舟待办沧浪去,日日江山唤恨生。(近代·石维岩《除夕》)
痴呆不卖穷难送,如愿于今更懒求;赊券奈无台避债,祭诗聊借酒浇愁。那堪时事频焦额,已卜馀生莫出头。归去自佳留不恶,岂宜怨李与恩牛!(清·王松《丙申除夕》)
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,诗人歌咏这一风俗,主要是用以自嘲,借以抒发胸中块垒。
镜听
除夕又有“镜听”风俗。镜听,古代一种占卜方法,怀镜胸前出门听人言,以占吉凶休咎。明·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馀·熙朝乐事》载:“除夕更深人静,或有祷灶请方,抱镜出门,窥听世人无意之言,以卜来岁休咎。”其形式为:先行洒扫,在灶神前置灯烧香,锅中放满水,把杓放在水上,然后“虔礼拜祝,拨杓使旋,随杓所指之方,抱镜出门,窥听人言,第一句即是卜者之兆。”(见《中国文化大博览》引《月令萃编》)清·梁紹壬《两般秋雨盫随笔·镜听》记载了两件镜听的有趣故事:
昆山徐大司寇(乾学)昆季三人未第时,除夕相约镜听。乃翁侦知之,先走匿门外,俟三子之出,揖而谢曰:“恭喜弟兄三鼎甲。”诸子知翁之戏己也,不顾而走。则有二醉人连臂而来,甲拍乙之肩而言曰:“痴儿子,你老子的话是不错的。”盖以俳语相戏也。已而果应其言。又钱塘黄文僖公(机)未遇时,镜听闻二妇人相语曰:“家有二鸡,明日敬神,宰白鸡乎?宰黄鸡乎?”其一曰:“宰黄鸡可也。”机鸡同音,遂以为谶。
镜听也叫“耳卜”。清·李渔《蜃中楼》传奇二《耳卜》:“生(柳毅)曰:‘世上人有心事不明,往往于除夕之夜,静听人言以占休咎,谓之耳卜。我与伯腾姻缘未偶,曾约他今晚去听卜。’”
镜听又叫“听响卜”。清·顾禄《清嘉录》载:“或有祷灶请方,抱镜出门,听市人无意之言,以卜来年休咎者,谓之听响卜。”
镜听也有于元旦进行的,《月令粹编》:“元旦之夕,洒扫置香灯于灶门,注水满铛置杓于水,虔礼拜祝,拨杓使旋,随柄所指之方,抱镜出门,密听人言,第一句即是卜者之兆。”
唐代王建、李廓都有《镜听词》,说明镜听风俗至迟在唐代就已经有了:
重重摩挲嫁时镜,夫婿远行凭镜听。回身不遣别人知,人意丁宁镜神圣。怀中收拾双锦带,恐畏街头见惊怪。嗟嗟嚓嚓下堂阶,独自灶前来跪拜。出门愿不闻悲哀,郎在任郎回未回。月明地上人过尽,好语多同皆道来。卷帷上床喜不定,与郎裁衣失翻(义同“反”)正。可中三日得相见,重绣锦囊磨镜面。(王建)
匣中取镜辞灶王,罗衣掩尽明月光。昔时长著照容色,今夜潜将听消息。门前地黑人来稀。无人错道朝夕归。更深弱体冷如铁,绣带菱花怀里热。铜片铜片如有灵,愿照得见行人千里形。(李廓)
清代乾嘉三大家之一的蒋士铨也有《镜听》诗,描绘清代习俗云:
匿影循墙走,寻声倚壁听。何期深夜语,都是十分灵。谶纬原难测,推求恐不经。菱花常自鉴,何必问冥冥。
最后,抄录比较全面系统反映除夕风俗的明、清诗三首,让它们带着我们实际体味一下古代除夕的风俗:
岁除当此夜,洒扫事匆匆。井上皆封草,门前尽画弓。祠堂神影挂,客座佛筵崇。撒豆祈儿疾,存炊忌釜空。辟瘟烧术暖,承俗燎柴红。启箧新衣振,除尘旧室攻。买饧迎灶帝,酌水祀床公。春帖题乡究,年书诵学童。插笾皆柏叶,戏火有梨筒(古代焰火的一种)。残历收年尽,深缸洗腊终。市阛骄物贵,邻里馈糕通。未识他州节,于斯异与同。(明·杨循吉《除夜杂咏》)
……今夕何夕云除夕,儿女灯前皆绕膝。柏酒椒盘争献翁,愿翁百岁皆康吉。翁言尔且打灰堆,如意今从彭蠡来。餔糟请共醉司命,沿街更莫卖痴呆。痴呆还与阿翁买,买得痴呆长自在。痴呆若早还阿翁,何致胸中常磊磈。问翁何事耳失聪,鹖冠免洗将无同。炯炯欲收岩下电,得无负此青方瞳。知翁视听故无患,聪明自误常嗟叹。雷霆过耳若罔闻,不放乾坤入吾眼。阿翁好语儿与孙,今宵婪尾须盘桓。李畋深宵喧暴竹,山魈白昼如云屯。虎皮金目竟何益,自昔高明鬼瞰室。且将竿燎照污邪,共祝明年瓶满粒。儿孙酒罢休嗷嗷,副在名山付汝曹。有口须吞豫让炭,疗饥不乞于陵螬。
园公名氏亦难记,交绝途穷踪迹秘。但闻常入鸟兽群不惊,可是崇祯四年混沌氏。(明·张萱《庚午守岁戏笔》)
山扉凄凄烟日暮,瞥眼新年年复故。还欣齿发未尽凋,颇觉村园亦成趣。粘户重书郁垒符(画有门神的桃符),插檐高折冬青树。茅堂洒扫豁心颜,博山(著名香炉)一缕沉香烟。厨门之东出新妇,手捧炰脍盈盘餐。大儿随行主家祭,稚女移灯封井泉。中天空光若电扫,知是邻家共迎灶。僮呼如愿未移时,山妻亦媚西南奥。绕室炉添松火温,一枝梅破冰瓶笑。黄昏促席饮屠苏,上座居然属老夫。我家瓦盆尽陈列,兴酣小大相歌呼。遭逢苟非尧舜世,腐儒安得欢妻孥。来朝天子朝元初,谁补《豳风》守岁图?(清·黄子云《山中守岁歌》)
18
17
16
15
感谢关注,欢迎转发